1945年毛泽东到“特园”时用过的椅子、“特园”主人鲜英的手书等珍贵文物,市民们将可在下个月试开馆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一睹为快。昨日,红岩联线文化发展中心介绍,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已进入布展阶段,将展出众多珍贵的文物、照片、资料,计划下月(3月)底试开馆,供市民、游客免费参观。原址上全市最早的合资影院、有半世纪历史的向阳电影院,从此成为记忆。
1100多件珍贵实物一展“芳容”
渝中区上清寺转盘原鑫乐向阳电影院的旧址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主体已全部建成,紧邻“特园”。
陈列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地下是车库,地上第一层为会见厅、影视厅、展厅,地上第二、三、四层均为展厅。红岩联线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厉华介绍,这里将展出1100多件实物、3000多幅图片、1000多份文物史料。
鲜英女儿捐出毛主席用过的椅子
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很多珍贵的文物将第一次“亮相”。
厉华介绍,在陈列馆修建期间,“特园”主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女儿,共捐出了80多件文物,其中能评上一级文物的有十几件。其中有1945年毛泽东到“特园”时,与张澜、黄炎培、冯玉祥、朱学范等人交谈时用过的椅子,还有鲜英手书的白居易诗《逸老》等,以及张澜、冯玉祥、沈均儒、罗隆基、鹿钟鳞等民主人士为鲜英之女鲜继桢题词的纪念册,题词有58幅之多。如罗隆基题写的“女子有才便是德”,鹿钟鳞题写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女子学农业、遵古又争先。”
16册范朴斋日记成“镇馆之宝”
厉华介绍,陈列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新征集回来的《范朴斋日记》,由范朴斋的儿子范炬明捐赠。
这套16册、10万余字的《范朴斋日记》手稿,详细记录了1944年至1949年间,民盟老前辈范朴斋先生在重庆、成都等地的政治活动经历,以及众多民主人士在此期间的活动情况,对研究民主党派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列馆布展中,有冯玉祥的“民主之家”牌匾、张澜写的《傍晚散步》、《独坐》诗词、梁漱溟手书《追述1946年奔走国内和平八年》以及楚图南用过的镶皮木箱原件等。
从台湾收集的一批珍贵照片,也将展出。
纳入“红岩联线”管理
厉华介绍,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已纳入红岩联线文化发展中心统一管理。陈列馆计划3月底试开馆,4月份正式开馆,免费向国内外人士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