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旗帜,引领前进的方向;榜样是火炬,照耀前行的道路;榜样是精神,凝聚奋进的力量。
70多年来,一代代民革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振兴中华为使命,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重大贡献,涌现出一批批的优秀人物。他们的政治品格、专业精神、为民情怀,为14万民革党员做出了表率,是全党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大家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
12月2日,民革中央在京召开会议,揭晓并隆重表彰了第一届民革榜样人物。
20位!致敬首届民革榜样人物!
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公众号特刊发20位荣获第一届民革榜样人物的民革党员事迹介绍。
今天向大家分享最美医生志愿者——张晓艳的故事。
个人简介
张晓艳,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全国道德模范。
颁奖词
她发起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汇聚全国900余位专家志愿者,奔赴全国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开展医疗援助,行程数十万公里,为20000余名患者义诊,为8000余位基层和乡村医生开展医学培训。爱患如亲、大爱无疆,她用实际行动推动着健康中国梦的实现。
No.1
仁心精术 爱患如亲
问诊中的张晓艳
周一至周五,张晓艳的时间被门诊、手术、皮肤病理、查房、治疗、夜班等工作挤满。作为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张晓艳的最高接诊纪录是一天看了189名患者。当时跟诊的8个助手,开了4台电脑同时配合诊治。顾不上喝水、吃饭,一天过去了,她杯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作为导师,张晓艳先后培养了3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她教导学生“勤学苦练,患者至上”,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榜样。近年来,张晓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银屑病研究课题四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三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SCI收录18篇,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优秀科研成果奖。
No.2
带头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
张晓艳和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
北京每年高达“天文数字”的异地就医人次仅靠专家加班加点是远远不够的,张晓艳萌生了远程培训基层医生和为外地患者送医下乡的想法。2015年3月,张晓艳受邀参加中华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沙龙,在这次沙龙上她发出倡议,建立一支由高端医疗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伍。不久,由多家三甲医院专家组成的“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便诞生了。目前,志愿团已拥有遍及全国各大三甲医院的900余位专家志愿者。志愿团把广大医务工作者联合起来,利用业余时间,为基层医生提供培训指导;为社区百姓及边远山区送医送温暖。
从京郊大地到秦岭南侧的南水北调水源地,从北大荒到巴蜀山区,北京密云,山西长治,河北隆化、固安、滦南,陕西安康,福建三明等地,遍布着张晓艳和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的专家们的足迹。在这些地方,他们开展义诊、查房、疑难病会诊和基层医生指导等活动,为基层医院发展提供常态化指导,缩短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的差距,让偏远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见到了大医生,他们把医者仁心的爱心和阳光送到基层百姓的身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已为上万名基层贫困患者提供义诊和健康指导,为5000多人次基层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及业务指导。
No.3
急病人所急 想他们所想
张晓艳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志愿团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经常是人山人海。
在八路军司令部旧址所在的山西武乡,刚从国外参加完学术交流活动回国的张晓艳,顾不上倒时差,在半天时间里为120多位患者义诊。
在重阳节,张晓艳带领志愿团专家们前往北京密云区鼓楼街道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上健康温暖。她一次次搀扶着老人们到相关专家的义诊台前,帮着向专家介绍病情,向病人解释诊疗结果。
在河北滦南县医院,志愿团专家们义诊与查房结束后,面对当地百姓热切的期盼,原本要离开的专家们又重新穿上工作服继续为后面赶来的患者诊疗。
在黑龙江农业大县宝清,张晓艳不顾身体不适,始终对病人亲切问诊、耐心解惑。
…………
张晓艳和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专家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