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为公 大爱无疆——记“致酉合作”中的一群致公党人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致力为公 大爱无疆——记“致酉合作”中的一群致公党人
来源:红岩联线
2011/06/14 14:32:00
责任编辑:孟立


2005年,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重庆酉阳召开。




1995年6月,王宋大(左四)赴重庆酉阳考察“致酉合作”杜仲种植林。



  这一天,重庆市酉阳县城张灯结彩,笑语飞歌,“致酉合作”二十年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聚焦酉阳在林业、卫生、教育、畜牧等多方面成就,集中回顾了致公党中央二十年来对酉阳的帮扶成果。“致酉合作”是民主党派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谱写了一曲多党合作,民族团结的颂歌。


  2010年中秋节前夕,“致酉合作”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代表致公党中央向酉阳的父老乡亲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为致酉合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寄语酉阳要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重庆市委将一如既往支持酉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分页---] 

爱心接力  扶贫攻坚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黔、湘、鄂交界的武陵山深处,山高路险,重峦叠嶂,风光秀美。这里曾是贺龙元帅创建过红军根据地的地方,养育了赵世炎、赵君陶、刘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处偏僻,资源匮乏,十万大山阻断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酉阳经济发展迟缓,1991年全县人平年收入不足250元,百姓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正是酉阳贫困落后的真实写照。


  致公党对酉阳开展智力支边、科技扶贫始于1989年。当年2月,致公党中央组织专家学者到该县进行初步考察,酉阳的贫困现状让专家学者们倍感震惊和心痛,帮助酉阳人民摆脱贫困,早日迈入小康成为了致公党人神圣的使命和责任。随即,致公党中央决定协助该县制订一个科学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990年11月,致公党重庆市委受致公党中央委托,组织力量开展扶贫工作。1991年4月,致公党重庆市委7人支边小组,踏上帮扶酉阳的征程,揭开了“致酉合作”的序幕。1993年,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正式将酉阳确定为致公党中央定点帮扶的贫困县。20年来,两代致公党人以振兴酉阳为己任,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助推酉阳科教文卫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原主席罗豪才曾三赴酉阳访贫问苦,主持召开中国致公党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0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听取酉阳工作汇报,9月,又亲临酉阳视察调研,指导扶贫攻坚,确定“致酉合作”的长期规划;致公党重庆市委新老班子,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亲力亲为,发挥表率作用,凝聚全市党员力量,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将扶贫脱困工作引向深入,1999年和2005年,致公党重庆市委两次获得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被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十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全国800余名致公党员奔赴酉阳开展对口帮扶,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深情厚意。




山里来了致公党人  科技扶贫捷报传



    
  从1991年至1995年,致公党支边小组的同志先后13次深入酉阳的崇山峻岭、田间地头,足迹遍及全县90%的乡镇,行程二万五千公里。在艰难的野外考察和勘测过程中,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流血流汗,即使遇险“鬼门关”、被山洪和泥石流围困,也从不言弃。经调查分析,专家们认为酉阳的致富障碍在山,但酉阳的优势和出路也在山,那沉睡的荒山就是珍贵的资源,那起伏不平的不毛之地就是栽种中药材和发展养殖业的宝地。为此,他们搜集查阅了数百万字的资料,绘制了120多幅图表,撰写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药材发展规划》、《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畜牧业发展规划》。这两个凝聚着专家们辛勤和智慧的《规划》为渴望摆脱贫困的酉阳人民送来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以致公党成员为骨干,包括北大、清华、西南师大、西南农大的专家教授手把手地教农户认识药苗、栽种药苗、管理药苗,挨家挨户传授科学养殖技术,并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为他们制定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详细计划。围绕着“两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酉阳中药材和畜牧业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青蒿为主打品牌的药业完成了由小农型、分散型向基地型产业化的转变。2004年7月,青蒿GAP研究通过国家认证;2009年“酉阳青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当年酉阳县中药材种植达13.4万亩,产值2.5亿元。酉州乌羊、麻旺鸭荣获“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牌”,建成酉州乌羊和麻旺鸭种子资源库。2009年,酉阳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10年,该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鸭、养牛、养羊、养蜂,畜牧产业成为了农民万元增收的重要渠道。 


  看着这累累硕果,致公党人的眼睛湿润了。是的,正是因为他们辛勤的付出,将心血和汗水融进这里的青山绿水间,酉阳人民感谢他们,永远记着他们,致公党支边小组刘惠君、涂康、徐茂其等7位同志被酉阳授予“酉阳县荣誉市民”称号。
[---分页---] 


关注民生  倾力支持社会事业



  致公党人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穷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智。为了改变酉阳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致公党中央始终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重点来抓。20年来,致公党先后为酉阳县捐建14所希望小学、3所致公卫生院,配套投入了价值110万元的图书,1.8万元的文体设备,100余套桌椅,3000套校服,100余台电脑;捐资建立奖学奖教基金,帮助提高办学水平。由致公党中央捐资100万元修建的“致公酉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促进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酉阳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致公党重庆市委还组织市区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教师赴酉阳举办中学教师培训班,与西南农大合办“农业综合技术与管理培训班”,为酉阳县培养了大批教师、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2007年,致公党中央、致公党重庆市委与重庆机械电子技师学院合办“致公·酉阳班”,4年来,使500名贫困生免费受到技能培训,推荐到沿海或本地企业就业,改善其家庭生活质量;同年,致公党重庆市委还启动了百名党员为酉阳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连续三年帮扶122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助学金。在致公党人的影响下,他们的亲属以及一些与致公党有密切联系的海外华人和华侨社团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真情帮扶贫困学生,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鼓励他们自信、自立、自强。通过帮扶活动,广大致公党员深入基层,了解现状,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打好了实践调研的基础。在开展教育扶贫的同时,从2002年起,连续9年,致公党中央和致公重庆市委的领导都要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每次慰问200户贫困农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御寒的冬衣和棉被。为帮助解决山区人民的看病就医难问题,致公党先后捐资援建丁市、麻旺、李溪卫生院,为3所卫生院各配备了1辆医务专用车;致公党重庆市委组织专家医疗队赴酉开展义诊、学术讲座和现场手术,有效提升了酉阳医疗整体水平。 


  年复一年,在致公党中央大力支持,致公党重庆市委的积极倡导和有序组织下,一批批志愿者奔赴酉阳,为朴实的山区人民送去了知识、技术和全社会的关爱,与酉阳人民建立起了鱼水深情。同时,志愿者们也为土家族苗族同胞要求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而深切感动,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涌现出大批支边模范和扶贫先进。


  重庆市名瑞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定瑞,出生在浙江,创业在重庆。作为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秉承“常怀感恩,与爱同行”的社会理念,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2004年底,由致公党重庆市委主委王孝洵亲自发展加入致公党,从此,他的善举在“致力为公”的宗旨下得到进一步弘扬。2005年春节,苏定瑞随致公党重庆市委领导一起前往酉阳访贫问苦,为百姓的贫苦生活所震撼,毅然出资3万元,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2006年“六一”前夕,苏定瑞承办了在重庆市儿童福利院举行的“与爱同行慈善义演”活动,现场签定长期助养合同,资助5名儿童每人每月300元的费用,为福利院捐赠图书、衣物等价值近万元的物品;8月,重庆旱情严重,苏定瑞主动捐赠3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7月,致公党重庆市委组织、号召本市广大致公党员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活动,他一人结对帮扶10名贫困学生,承诺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将一直资助他们直到大学毕业;当他看到重庆致公希望小学学生杨文兵因肾切除而辍学时,慷慨捐款5000元助其重返校园;12月,苏定瑞又为重庆綦江县打通镇吹角中心小学捐款30万元用于维修校舍和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联系致公党重庆市委,要求以致公党组织的名义向灾区捐款5万元和价值30万元的救灾物资;2009年6月,致公党中央、致公党重庆市委、酉阳县委领导在酉阳举行“致公名瑞希望小学”揭牌仪式,他向希望小学捐款20万元……在苏定瑞的影响和带动下,名瑞集团的员工形成了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传统,每年的企业文化周,员工们都要前往福利院看望孤老,陪他们聊天,为他们端茶送水,洗脸洗脚,从老人们欣慰的笑脸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爱的力量。[---分页---] 

致福工程  助农民万元增收

 



  2009年8月,致公党重庆市委启动了以“致力扶农、教农民上网、为农民造福”为宗旨的“致福工程”。“致福工程”借鉴了致公党江苏省委的成功经验,在酉阳部分有条件的农村普及电脑知识,教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和农副产品的产供销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3年来,致公党重庆市委通过各种渠道为酉阳捐赠了300余台电脑,设立了11个试点乡镇,培训了800多名农户,引领他们走上了致富信息的高速路。“致福工程”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同,重庆市科委、市扶贫办将与致公党重庆市委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致酉合作” 让酉阳少数民族地区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20年来,84万勤劳的酉阳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走出大山,迎接更开放的世界。目前,酉阳县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形象全面提升,该县正积极创建重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先后被评为“重庆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绿色旅游名县”。2010年,酉阳县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五项指标增幅均位列渝东南第一。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主委王孝洵多年来为“致酉合作”的顺利实施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他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在谈到“致酉合作”二十年的经验时,他感慨地说:爱心、恒心、信心是“致酉合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致酉合作”二十年,酉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致公党人,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如今,酉阳的干部群众正士气高涨,正努力发挥后发优势,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