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要职能,是增加组织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民进保定市委注意分析新形势下社会服务工作的需求和特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全会社会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对待和切实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社会服务工作目标任务,强化帮扶措施
自2007年换届以来,在驻会副主委杨俊的带领下,努力把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制定了“真心想帮扶、真情为帮扶、真正抓帮扶”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满城县坨南乡为市委会帮扶点,针对该乡实际,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在每年年初的工作计划中,把帮扶工作列为工作重点之一,确定详细的帮扶工作任务,使帮扶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保质保量做好扶贫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自07年6月民进保定市委对满城县坨南乡帮扶活动启动仪式以来,历时6年,在各级领导、方方面面的关照支持下,在驻会副主委杨俊的组织协调下,市委会全体机关干部及部分会员在智力支教、科技支乡、“手拉手”活动、义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参政党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1、在县乡领导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全会动员、求实创新”的原则,拓宽社会服务渠道领域,充分发挥教育界别人才荟萃的优势,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到坨南乡讲学,进行教师培训、讲课、评课等活动,开展了“桃花杯”课堂大赛公开课展示活动,交流教学理念、方式和教材处理方法等,累计培训老师70余人(次);建立了民进保定市委帮扶网站,民进会员、河北小学校长武文革被坨南乡明德小学聘为荣誉校长。
2、组织了五届100余对“手拉手”同学的结对帮扶活动及两届50对结对帮扶教师活动。通过举办庆新年联谊、阳光体育趣味运动会、组织“手拉手”同学市区一周参观等活动,使城乡学生交流互助、增进感情,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在帮扶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开始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矛盾,为避免市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出现类似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掌握了许多重要资料,完成了《适应新变化,追求新发展,全面完善免费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市政协大会发言,得到市长重要批示,市教育局采纳后,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了义务教育实施进程。
3、市委会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办公经费不余遗力地支持明德小学办学;组织支部会员为坨南乡明德小学先后捐赠了30台电脑、打印机、电视机、书橱、教师办公桌椅、130余套课桌椅等教学用具;6000余件学习用品、1381件衣物、4036册图书、校本课程《弟子规》1000份,有效改善了明德小学教学环境,增加了教学设施,填补了教育资源,为全校师生送去温暖和关爱。
4、几年来市委会组织会内林业专家为坨南乡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开展了5天果树科技帮扶,为近百名村民举办了果树冬季管理和修剪培训班,进行现场示范和技术培训;针对气温偏低果树受害严重的情况,立即组织会内果树专家为坨南乡果农解决果树受灾问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坨南乡农业经济发展。
5、市委会先后组织经济界会员为坨南乡投资项目的开展出谋划策,经济界会员捐赠10000余元用于支持村委会建设;组织医卫界专家为师生和村民义诊等等,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民进市委投入资金10万余元,使坨南乡2000多人受益。
正是通过几年来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无私的奉献,民进市委对坨南乡的帮扶工作结出了硕果:智力支教提高了全乡教育教学水平,使坨南乡教学质量首次取得山区乡镇第一名的好成绩;科技支乡帮助果农掌握了果树管理新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手拉手”活动实现了“双赢”,依托坨南乡自然优势,把果树移栽到校园,把手工加工移到校园,率先在我市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内容,被中央教育电视台录制成专题片播出;对农村学生来说,高品质的教育手段和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把国学教育送过去,用传统文化经典强化学生养成教育、涵养高尚品格的形成。在市委会的带动下,各支部积极参加帮扶活动,贡献力量。
[---分页---]
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支持定点帮扶单位
在保定市政府的统一组织下,陆续确定了涞源西杏花村、涞水柏林城村及涞水县娄村乡中水东村为保定六个民主党派的定点帮扶单位,民进保定市委和其他兄弟党派发挥自身优势送医送药到乡下并送去资金11000余元以改善当地通信,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柏林城村有经济作物核桃的优势,协调解决核桃树苗200棵;针对涞水县娄村乡中水东村,制定了对该村的帮扶方案,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对该村大棚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并邀请科技人员对该村发展畜禽养殖业进行专业指导和技术培训。7月21日保定北部突降特大暴雨,涞水、涞源等县遭受洪涝灾害,民进保定市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驻会副主委杨俊组织市委会全体机关干部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共捐款3300元为中水东村受灾群众解困。
市委会围绕市政府制定的定点帮扶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充分发挥智力、人才优势,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积极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组织会员献爱心
1、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民进保定市委紧急组织广大会员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积极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会员李勇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捐款一万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市委会带领全体民进会员向灾区捐款、捐物及“特殊会费”金额折合人民币36万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2、玉树地震发生后,民进市委向全体会员发出号召,踊跃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会员朱志强购买了价值2万余元的60顶帐篷捐献给灾区群众,市委会还陆续向灾区筹备抗震救灾物资,承担民主党派应尽的社会责任。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市委会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多种形式向灾区伸援手、送温暖、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解困、为国家分忧,贡献民主党派的一份力量。
五、创新社会服务思路,整合资源开拓服务新局面
1、在驻会副主委杨俊的倡议下,发挥党派联合联动优势,与民建市委会共同组织赴唐县大洋庄小学智力支教活动。为大洋庄小学送去价值万元的图书并建成学校图书室。3名民进会员被该校特聘为名誉校长和教师,并对当地教师进行了义务培训和教学指导,有效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此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支教活动范围,拓展了扶贫对象,使更多人受益于基础教育。
2、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我市尤为凸显。民进保定市委发挥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自2007年以来,在驻会副主委杨俊的协调组织下,选择大中专毕业生择业的黄金时期,联合其他党派,与市人事局人才市场合作,每年举办一次大中专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发挥我会人才优势,为大中专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几年来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努力,累计进场企业7000余家,提供岗位8000余个,应聘人数2万7千余人,为我市科学发展、提速发展、和谐发展吸引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招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开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途径打开了新篇章,而且开创了民进保定市委与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合作,探索缓解就业难问题的先河,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提高了社会对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不仅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而且最重要的这是一次社会调研,也正是基于这些调研基础和数据,市委会在保定市十一届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两件关于人才培养的集体提案,为我市更好地实施人才战略提出了合理建议。市委会为求职招聘架设桥梁,为政府分忧解难,荣获了民进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几年来,民进保定市委坚持社会服务工作的政治性原则、以智力服务为主的优势发挥原则、顺势合力的务实原则,不断优化和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强理论探索,提升对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推动我会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作出了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