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蓝天、阳光、海浪,椰林树影、水清沙白……1月25日,民建会员、民营企业家、重庆大地园林总经理刁雪梅一家,来到印度尼西亚的度假胜地,开启愉快的春节假期。
然而,原本心情惬意的一家人,从电视上、网络上得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国内蔓延情况后,开始担忧起来。“我们要做点什么,帮助家乡人民。”从商多年,社会责任是刁雪梅一贯践行的宗旨,这次也不例外。
跑遍全岛购得5000个口罩
该如何帮助大家?“医用物资,特别是口罩!”刁雪梅一家立即想到这一点,并赶紧付诸实施,三个字:赶紧买!
但独在异乡,要采购大宗医用物资,谈何容易?幸好当地地陪小许是华侨,也是一个热心肠。于是,1月28日起,刁雪梅一家就放弃了休假,在小许的帮助下,四处搜索、见货就扫。
经过几天的奔走,他们几乎把岛内大大小小的药店跑了个遍。由于巴厘岛是旅游地,医用物资本就不多,加上其他国内旅行团的采购,东西并不好买。但纵然如此,刁雪梅依然成功买到5000个口罩。但其他准备购入的物品,如护目镜、医用手套、红外线测温仪等,就很难买到了。
改签机票再得2万个口罩
“既然来了,我们就再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再买一些物资。”抱着这样的想法,刁雪梅毅然改掉原本行程,把1月29日回国的机票改签为2月1日,“多了3天时间,我们可以再想办法!”
时间是有了,但问题仍在:岛上不可能有多余物资了,怎么办?
“我倒是有办法,但可能要等几天!”关键时刻,小许大力相助。他联系到印尼国内其他地方的朋友,可以紧急调运一批口罩。经过几天的紧急联系、筹备,2月1日,2万个口罩如约而至,抵达巴厘岛。时间刚刚好,这天正好是刁雪梅一家返程的时间。
机场碰壁大量口罩无法登机
“由于机票改签,我们一家人只能分开回国,分别从上海和北京中转返渝。”刁雪梅说,考虑到口罩太多会有麻烦,因此她提前联系了重庆市渝中区,并很快拿到了红十字会出具证明的扫描版。
2月1日晚21时,刁雪梅和儿子拉着十箱口罩,早早来到机场。不料在行李托运时,果然还是碰了壁——纵然出示了红十字会的证明材料,但机场方面坚持要求每人只能托运一件行李、背一个包。
“国内这么缺口罩,这里放着这么多口罩,眼睁睁看着带不回,怎么办啊?”刁雪梅急得快哭了,“小许,你给他们说,加多少钱都可以,只要能把口罩带上飞机。”经过反复交涉,对方同意每人可以再多带一件行李。但对于共10箱、2万只口罩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那个时候,我真是体会到了创业初期有过的辛酸和无助!”刁雪梅告诉记者。
分成两批所有口罩全部带回国
快起飞了,怎么办!
这时,一旁的儿子灵机一动,提议把身上所有行李都腾空,能装多少装多少。于是,母子俩便把衣服、食物等全部扔掉,行李箱、塑料袋、纸袋全都装满了口罩。
就这样,母子俩肩挑背扛,终于把随身带回的5000个口罩,全部带回了国。剩下的2万个口罩,由小许再联系航空公司,随后寄回国内。
“归途中,有很多人指指点点,说我们是搞代购的。更有甚者,小声嘀咕说,我们这个时候还要发国难财。”刁雪梅告诉记者,听到这些话,她很难受,但也没有多辩解什么,因为一想到可以支援家乡防控疫情,就释然了。
经过两天的归程,刁雪梅一家终于回到重庆。顾不得休息,她马上派公司的车把口罩送到联系好的部门和街道。
2月3日,刁雪梅在家里打了几十个电话,终于落实了巴厘岛停航前的最后一个航班,把剩下的2万个口罩运回上海。这批物资,也将很快送回重庆,用于防疫一线。
记者手记: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面对疫情,不管是作为一名公民,还是一位商人,刁雪梅都没有义务这样做,但她却果断的选择这样做了。她和家人放弃休假,自掏腰包几十万,出钱出力,忙前忙后,终于把抗疫物资送到了最紧缺、最需要的一线。刁雪梅的做法也恰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疫情当前,我们唯有万众一心,方能众志成城。相信这些正能量,必将汇聚成磅礴力量,我们必将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