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九三学社社员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侧记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万盛九三学社社员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侧记
来源:重庆统一战线
2020/02/13 14:34:00
责任编辑:姜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万盛九三学社社员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及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九三社员的本色。
 
 
  强督导,抓落实——祝向东
 
  每天一大早,总有一个身影,冒着寒冷,戴着口罩,骑着单车急匆匆赶往区卫生计生局办公室。简要布置工作后,他立马带队赶到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高速路口、省际通道等,督导检查医疗救治措施落实情况,深入了解各防控点工作,检查询问防控岗位值班值守、工作流程、个人防护情况,以及疫区车辆人群流入排查登记情况。全面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提出相应工作要求后,他又匆匆赶往下一个站点。这位默默无闻、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在防控一线的同志,就是九三学社社员、万盛经开区卫计局副局长、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祝向东。
 
  祝向东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负责防控工作督查、现场处置和红十字会物资募集分配工作。为切实抓好分类处置、筛查救治、疾病防控等每一个环节,他高度重视,每天都要赶到每一个防治节点、每一个入区的关键路口、卡点,开展督导、指导,确保在第一现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源头输入的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种问题。
 
  作为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祝向东积极发挥区红十字协会作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认真处理好每一笔捐款和物资,建立台账,把全区15家医疗机构应急物资纳入卫生系统物资筹备组统一管理,统筹调度,优先确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防疫人员使用,目前共调配发放口罩23250个、体温枪203把、聚维碘溶液2240瓶,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捐赠款物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带伤“逆行者”—谢志君
 
  面对横行肆虐的疫情,全国人民齐心努力开展防控,诸多“逆行者”中,就有一位在抗疫一线拄着拐杖,沉着指导的医务工作者,他就是九三学社区委会副主委,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万东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谢志君。
 
  谢志君在春节前一周右踝骨折伴韧带损伤,医生建议他少走动,最好是卧床休息,他不仅不休息,反而叫妻子每天开车送他到单位,然后柱着双拐一步一步挪到四楼的办公室工作。疫情发生后,区卫生计生局紧急安排相关工作。每天,谢志君拄着拐杖吃力爬上卫计局六楼会议室,接受工作任务,之后立即赶回万东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医院班子开会,传达工作任务,积极研究对策。
 
  万东镇中心卫生院第一时间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谢志君亲自担任组长。制定辖区防控方案、工作预案,联动村卫生站,开展基层公卫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及时掌握防控知识,有效提高防控工作质量。推行疫情时时汇报、每日汇报制度,24小时卡口检测管理等,根据疫情微调方案,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具针对性、实作性、流程性、规范性。及时协调人员配置、应急物资的配备和保障,想方设法筹集应急防护物资,确保一线防控人员的使用,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他牵头制定卫生院、乡村医生联动模式,划区域包干,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任务清单制管理。由于早安排、早部署,使万东镇卫生院疫情防控工作得以迅速有效开展,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尽管谢志君脚上有伤,行动不便,但他仍不时到万盛高速路口看望监测点的一线工作人员,为他们加油打气。工作人员们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在疫情防控面前,院领导始终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难过的是,院长的腿伤恢复时间更长了。但谢志君表示:“作为卫生院院长,我的职责就是坚守岗位,疫情面前更要和同事们一起战斗,要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尽最大努力保障全镇人民和全院职工的身体健康。”谢志君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样一群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卫生健康人,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舍小家,为大家——谢利海
 
  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责任,这是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谢利海的信念。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万盛经开区呼吸内科专科、传染病治疗专家,谢利海任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多年,在疫情发生后,接受上级命令,担任万盛经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整个医疗救治工作。疫情紧急,他立即着手制定工作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每天坚守发热门诊,指导规范诊疗,排查疑似病例,开展病例会诊,修改治疗方案,不时在门诊和住院部之间往来,解决问题、回复各方咨询。他时刻关注本区疫情监测情况,按时向上级反馈疫情。同时积极学习国家下发的各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诊疗指南,组织专家组成员开展学习,力求知识熟练,检测精准,精准施治。
由于工作量大,他每天天不亮就离家,工作至深夜才回来。他的妻子,是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虽在同一家医院,在疫情发生后,却因同时奋战在一线,鲜有机会碰面。他们每天只能抽空在医院吃盒饭,把父母和孩子全丢在了一边。纵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谢利海却与大多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毫不犹豫做出选择,那就是把抗击疫情放在第一位。舍小家,为大家!